[夏.京都3-1]保津川遊船

島波海道.京都

昨天在比叡山貴船鞍馬整整一天的行程,今天一早的行程是到京都的名勝:「保津川」搭船

▼從JR京都駅,搭乘8:10的JR山陰本線,於8:39到達龜岡。

島波海道.京都

▼原本以為從龜岡走到保津川乘船處,有一段距離,我們怕趕不上第一班9:00的船班,因此在車站搭了計程車前往。想不到竟是如此的近,連跳錶都沒有,走路就可以到,害我們白花了一小筆錢。

島波海道.京都

▼乘船處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首先要上二樓填寫簡單的資料。

島波海道.京都

▼再拿到櫃檯處付費。

島波海道.京都

▼每個人的費用是¥3900。

島波海道.京都

▼有電腦螢幕會顯示當天乘船所需要的時間,這與水流速和風速有關。

島波海道.京都

▼等船的同時,可在土產店逛逛。

島波海道.京都

▼排隊等著上船。

島波海道.京都

▼這是保津川特有的帶狀救生衣,和一般整件式的救生衣很不一樣,可以減少乘客之間的擁擠。

島波海道.京都

▼出發了。

島波海道.京都

▼首先經過一座小小的斜張橋:新保津大橋。

島波海道.京都

▼船伕共有三位,一位在最前面,負責主要前進的力量,中間是搖槳輔助,船尾則是控制方向。只是看到這位歐里桑年紀這麼大了,還在進行這麼費力的工作,真是辛苦啊。

島波海道.京都

▼保津川發源於京都府中部地區的丹波高地,自園部出發,環繞群山奔流至龜岡,再穿越16km的山間峽谷,傾瀉至天下名勝嵐山,與鴨川匯合後流入澱川。通常將這段自龜岡至嵯峨嵐山(京都市右京區)、以峽谷之美與順江遊船而著稱,聞名遐邇的區間稱為保津川。(出處)
島波海道.京都

▼看起來水很淺,有釣客站在水裡釣魚。

島波海道.京都

▼有找到嗎?烏龜站在消波塊上,慵懶地曬著太陽。

島波海道.京都

▼三位船伕的位置會輪替交換,以調節體力。他們的制服,則是背面印有「船士魂」的黑色T-shirt, 字型選得「很有力量」!

島波海道.京都

▼前進的力量,來自於船伕將竹竿頂在河底,利用反作用力前進,所以相當費力。

島波海道.京都

▼河的兩岸一片新綠,夏意盎然。

島波海道.京都

 

▼所謂“順江而下”最早是指利用保津川的水利將物資運抵下游的京都、大阪,即是指一種水運方式。其歷史早在京都被營造為首都之前,長岡京還是首都的時候,這種運輸方式就開始了,後來又先後為營造京都嵯峨的天龍寺、臨川寺、大阪城已及伏見城等,利用了保津川的水利,以木筏將木材從遙遠的上流丹波運輸出去,才備齊了資材。不僅僅包含木材,慶長11年(1606年),被稱為川大名的京都富商角倉了以開鑿了水路以後,大米、小麥、薪炭等也可用淺灘船運輸了。(出處)

島波海道.京都

▼有時經過石頭較多、水流較急處,濺起的水花伴隨著遊客的尖叫聲,讓整段行程不致於那麼無聊。不過,這裡不像龍王峽有塑膠布可防水潑進來。

島波海道.京都

▼岸邊偶會看到相伴的磋峨野嵐山線的鐵道。

島波海道.京都

▼也有一些當地的泛舟體驗行程,教練正在指導學員們的注意事項。

島波海道.京都

▼岸邊的「請田神社」,供奉的是「大山咋神」及「市杵島姫命」。前者是山神,掌管農耕,後者則是一位女的「水神」,

島波海道.京都

▼烏帽子岩。長得有點像日本祭祀時用的烏帽子

島波海道.京都

▼沿途船伕用日文講解著岸邊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大致上就是長得像某種物品或動物,不過我們聽不懂,所以就單純欣賞風景啦。有興趣的可看這裡

島波海道.京都

▼前方的風景相當秀麗。

島波海道.京都

▼剛剛那群泛舟的遊客。

島波海道.京都

▼正好遇到嵐山小火車與船同行。

島波海道.京都

▼這裡是順流而下,所以船伕可以稍微休息,幫小朋友拍照。岸邊綠樹的倒影,讓美麗加倍。

島波海道.京都

▼泛舟的遊客打起了水仗。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前方是JR山陰本線的電車會經過的橋。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歐里桑仍然很賣力地划著槳。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這裡的岩石呈藍紫色,我們曾在龍王峽有看過。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岩石上有一些圓形的孔,是船伕經年累月用竹竿「頂」所造成的,而這些孔也進一步增加反作用力,讓船前進的力量更大。

島波海道.京都

▼又是一陣激流。

島波海道.京都

▼看似「剛好」看到經過的電車,實際上是經過精密計算發車時間,以及船行速度後,所得到的完美「巧合」,不得不佩服日本在觀光產業上的用心。

島波海道.京都

▼船伕依舊敬業地解說各種奇岩怪石,即使每天要講上數遍,一年要講上千遍,卻依然保持熱情。

島波海道.京都

▼保津川的一片翠綠。

島波海道.京都

▼船伕的工作真的是要耗費大量的體力啊。

島波海道.京都

 

▼在稍有高低落差時,船伕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島波海道.京都

▼利用全身的律動,才能使出最大的力氣。

島波海道.京都

▼有時竹竿不是頂在河底,而是頂在石塊上,利用反作用力前進。

島波海道.京都

▼如鏡的倒影,總是一直吸引我的鏡頭。

島波海道.京都

▼與泛舟的遊向揮揮手打招呼。

島波海道.京都

▼我怎麼那麼愛拍倒影!?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本來在船尾的年輕小伙子,輪他到船頭來了。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孫六岩,是保津川的第一大岩。保津川的順江遊船之所以能像今天這樣享譽世界,多半是受惠於京都富商角倉了以將保津川開鑿休整的結果。了以51歲時,決心將早就打算好的保津川開鑿休整計劃實施,將丹波和京都連接起來,利用水運將豐富的丹波物資輸送到京都,慶長11年(1606年)3月,他開始著手將周圍山巒環繞,巨石阻擾,激流湧動的峽谷開鑿出一條水路。最後了以投以巨大的犧牲并斥巨資後,保津川才得以建成完善的水運系統。(出處) 而在工程的最後階段,一位叫「孫六」的,因為工程而殉職了,這塊岩石主要就是紀念他。(日文我看不太懂,詳情請看這裡。)

島波海道.京都

▼綱の跡。至1949(昭和24)左右,保津川的木造船順江而下,其返回路程都是靠船夫的力量將船拖回上游的。自乘船地點至嵐山只需2小時,但將船拖回卻需要4小時。既要避免與順江而下的木筏及船等相撞,又要腳踏岩石一步步地將船拖回到上游。不知從何時起,河岸邊開鑿了一條縴夫們用縴繩(小手指般粗細的麻繩)將船拖回時專用的步行道,人們稱其為縴道。而這「網の跡」就是縴夫人力拖船時留下的繩跡。

島波海道.京都

▼びょうぶ岩,即「屏風岩」,不過應該是另一面看起來會比較像。

島波海道.京都

▼書物岩,一層一層的紋理,就像是一本書。

島波海道.京都

▼又是倒影!

島波海道.京都

▼再次經過另一鐵橋。

島波海道.京都

島波海道.京都

▼オットセイ岩(海狗岩)。圓圓的小石頭,就像是海狗的鼻子。

島波海道.京都

▼整個行程快結束時,忽然出現了「水上商店」,跟泰國的水上人家頗為類似,真是太有趣了。

島波海道.京都

▼有賣關東煮和烤小卷。

島波海道.京都

▼關東煮。

島波海道.京都

▼わらび餅,查翻譯是「蕨餅」,應該是麻糬的一種。

島波海道.京都

▼我則是點了烤小卷。當然,醬汁口味有點重,較鹹。

島波海道.京都

▼再點個少量的關東煮來體驗一下。

島波海道.京都

▼終於到嵐山了。

島波海道.京都
▼船伕會扶遊客上岸,非常貼心。

島波海道.京都

▼嵐山划小船是很有名的,若能配上紅葉更美。

島波海道.京都

▼下船處。

島波海道.京都

▼So romantic!

島波海道.京都

 

 

準備開始逛嵐山囉。

保津川遊船 ( 保津川下り): http://www.hozugawakudari.jp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