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伊半島5-5]伊勢神宮-外宮、別宮
結束伊勢神宮內宮的參拜後,開車約10分鐘,來到了伊勢神宮的外宮(豊受大神宮)。由於停車場位置的關係,我們並沒有從大門口進來,而是從北御門參道這邊開始。
▼由於現在已15:00,而參拜時間只到17:00,所以我們得加緊腳步。
▼火除橋。
▼手水舍。
▼北御門鳥居。
▼之前舊的外宮正殿。(詳見上一篇有關每二十年「式年遷宮」的說明)。
▼因為久未整理,屋頂的茅茸都已長了雜草。
▼而新的正殿果然看起來新多了。供奉豐受大神的正殿的建築形式與內宮相同,是神宮特有的形式。但是外宮的正殿比內宮的正殿規模略小。
外宮祭祀的神為「豐受大神」,豐受大神是司掌天照大神膳食之神,也是衣食住的守護神。外宮創始於約一千五百年前。第二十一代的雄略天皇有一天夢見了天照大神。在夢中,得天照大神示意:“我獨自一人飲食難安,甚為不便,望你等從丹波國(今京都府北部)將司掌衣食住的豐受大神接至我處,侍奉於我。”夢醒之後,雄略天皇秉承天照大神神示,在伊勢建造了壯麗的神宮,迎來了豐受大神。 這就是外宮的由來。一千五百年來,豐受大神每天侍奉天照大神的膳食。這個祭祀是外宮特有的祭祀,稱為日別朝夕大御饌祭。 外宮一年中的祭祀同內宮是完全一樣的。(出處)
▼這V型的「千木」尾端,是呈垂直面,此乃外宮的特色。(詳見上一篇的說明)
話說伊勢神宮的建築結構,號稱是「唯一神明造建築」,為最古老的日本神社建築樣式,曾被德國建築師布魯洛.陶特讚嘆可媲美巴特濃神殿。木造建築採用以檜木和萱草之簡單結構來表現神宮的簡樸之美,保留原始風貌。(出處)
▼土宮。祭祀的是「大土乃御祖神」。此神司掌外宮的土地,也就是土地公的意思。
▼另外,要爬階梯上「多賀宮」。
▼多賀宮祭祀的是「豊受大御神荒御魂」,所以對應的是內宮的「荒祭宮」。(有關「和魂」和「荒魂」的說明,請見上一篇)
▼風宮。祭祀的是「級長津彥神」和「級長戶邊神」,前者是風神,後者是雨神,對於農業生產十分重要。所以這是相對應於內宮的「風日祈宮」。
▼這條小河流通往等下會提到的「勾玉池」。
▼神樂殿。在江戶時代(1603-1868)曾掀起過參拜神宮的熱潮,一年之中,日本國民六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去神宮參拜過。據說這種熱潮是以60年左右為周期出現的。在這種熱潮中,人們最希望的是能夠成為請神宮的神職人員表演「太太神樂」的贊助者。「太太神樂」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用以祭神的歌舞,它是作為人們對天照大神或豐受大神的神恩表示感謝的一種信仰的見證而獻給神的。在「太太神樂」中,神主還將代贊助者向天照大神或豐受大神祈禱,保佑國家平安以及其本人的心願和冀求的實現。目前外宮的神樂殿受理為向神祈禱而希望表演太太神樂的請求。(出處)
▼這是大門口進來的第二鳥居,我們則是反方向行進,所以這裡變成出口。
▼第一鳥居。
▼正門表參道的手水舍。
▼せんぐう館(遷宮館),主要保存、記錄歷年遷宮的歷史及文物。
▼2014/3/27,天皇及皇后才剛來過。
▼遷宮館前有個表演的舞台,和嚴島神社的有點像。應該在遷宮時會有「舞樂」的表演。
▼遷宮館前的勾玉池。
▼不過我對遷宮歷史興趣不大,所以沒有久留。
▼正門口的火除橋。
▼目前是15:30,我們總共只在外宮停留了半小時。在外宮正門口前的參道,是條商店街,有不少特別土產。
▼這家賣的是各種伊勢特產,例如鮑魚等真空包裝的的禮盒,不過店員工在飛機上有可能因為壓力而爆開,因此作罷。而這個就是伊勢米,號稱是敬神獻納用的,所以一定是高級米。在神宮,每年都會將最早收成的稻米,獻給天照大神,這祭典稱為「神嘗祭」。(出處)
▼日本產品的包裝總是讓人心動,於是就買了一盒,準備送給朋友。
▼還有這種將うどん用「皮」包起來,像個麻袋,很可愛。
▼這這條參道一直走到底,就是「伊勢市駅」。
▼繞另條路準備回停車場。
▼結果恰巧看到另一座外宮的別宮:月夜見宮。
▼供奉的是「月夜見神」及衪的「荒魂」。此神是天照大神的弟弟,是司掌黑夜世界之神。 我們僅短暫停留就離開。
▼沿路都是盛開的櫻花。
▼看到一家真珠公司的庭院櫻花滿開。
回到停車場的時間是16:30,也就是說在宮外,我們共閒晃了1 個小時哩。準備開車前往「二見興玉神社」囉!
相關連結:
伊勢神宮 http://www.isejingu.or.jp (外宮MapCode: 118 549 293 * 03)
伊勢神宮觀光情報 http://www.isejingu-kankou.com
せんぐう館 (遷宮館) http://www.sengukan.jp
伊勢市觀光協會 http://www.ise-kanko.jp
觀光三重 http://www.kankomie.or.jp